2012年7月26日

小儒二論中庸之道/意守丹田與入靜放鬆

太極拳作為一種拳術,是從中國武術裏演化發展出來的一門高深技術,屬中國武功裏的上乘武功。之所以說太極拳是上乘武功,就因為它能“用意不用力”,從而實現“以柔克剛,後發制人”。這顯然是很神奇的效果。這就是說,作為一種擊技方法,它已超越了一般擊技用力的局限,或者說超越了常規人體力量的局限。
太極拳之所以能夠超出常規人體力量的局限,其全部秘訣就在於“用意不用力”。無論從哪個角度講,用意不用力去與人打架,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。所以,研究太極拳,首先就得研究它究竟是怎樣“用意”的。

意識活動是人的所有活動中最自由、最活躍的領域。可以說自由性和活躍性是意識的本性。它導致了人類無數的思想成果,也由此引發了許多心理疾病。對於人而言,意識活動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多?對此大概可以做一個缺乏統計數據但屬於生活常識內的判斷,即人類意識活動所引發的心理疾病,要比它所導致的思想成果在數量上要大得多。意識於人,不是好壞摻半,而是大多時候讓人心煩。
對意識活動的自由性和活躍性這一人類本性的自我控制,是太極拳“用意”的下手功夫。但太極拳的“思想控制”並不要求什麼都不想。腦袋裏一片空白,那是佛家所追求的“空”。太極拳要求的是“守一”,讓那個自由慣了,活躍慣了的腦袋只想一個東西,也就是俗話說的“一心一意”。
這時,我們可以體察到,儒家所講的“用意”,實際上是“不用意”的意思。太極拳通常是通過“意守丹田”來達到這一目的的。
丹田在哪里?有人說得挺嚴格,說是臍下三寸的氣海穴,有的書上把丹田像標明穴位那樣準確地畫出來。而實際上太極拳講丹田,並不是像針灸學那樣,為了讓一根細細的鋼針插到人體內部,因而穴位必須十分準確。它只是為了要在身體上找一個地方來放意識,所以完全不必拘泥於某一穴位。大體上說,太極拳所說的丹田,就是人體的小腹內部。把意識放在小腹內部,就做到了太極拳所要求的意守丹田。
什麼是丹田?丹田是道家的說法。道家煉內丹,就從這裏煉出。我們不去管它道家的內丹不內丹,我們還是從儒家的角度講“田”字。“田”是什麼?就是土地。大家知道,莊稼從田裏生長出來,地球上的生命都由土地塑造出來。那麼我們具體的人又從哪里生長出來?當然也是從田裏生長出來。人體的小腹部就是人體的“田”,我們每個人都從女人的小腹裏生長出來。當然,這一切都是從氣上講,不是從解剖學上講。從解剖學上講,小腹裏全是腸子,腸子裏全是大便,哪里來的田!從氣上講,小腹五行屬土,可以開發成田。
太極拳為什麼要求意守丹田呢?就是為了一個“靜”字。既然丹田是土性,它本身的性質就是靜。這是易理:天動地靜。人的意識活躍慣了,胡思亂想,心裏亂哄哄的。中國人常說“心猿意馬”,這一成語十分形象地表現了意識的活躍性。讓意識去守住一個地方,不讓它自由,而這個問題地方又是身體內的至陰之處,人體內的至陰之物(大便)都集中在這裏。到了這裏,馬也不跑了,猿也不跳了,心自然也就靜了。
心靜有什麼好處呢?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使身體放鬆。在自然條件下,人體最放鬆的時候是什麼時候?當然就是睡覺的時候。為什麼睡覺時人體最放鬆?因為睡覺的時候人體被陰氣所籠罩,陰氣的功能就是讓人沒有力氣,這時身體自然是放鬆的。這一套東西,從天理運行的角度講很複雜,很深奧,很難懂。從技術的角度講,卻很簡單:通過意守丹田而進入思想入靜,身體放鬆的狀態,這就達到太極拳“用意”的基本要求了。

要明白身體入靜放鬆的狀態對太極拳的重要性,就得從武術的基本特徵說起。嚴格說,一般武術也不是不用“意”,但主要是用力,以力取勝。意只是給力指出一個目的,讓力不至於亂用。
所謂空手搏擊,無非是拳來腳去。在搏鬥中本能地揮動拳頭,這是亂打,是用力氣,說不上意。經過一定的擊技訓練後,知道了拳腳的不同用法,即所謂招式,這就是武術了。這時就有意的作用在裏面了。
比如說,一個平沖拳擊對方的胸部。這“擊胸部”就是平沖拳的意義。打出這個平沖拳時就應該帶上它的意。但在做這個平沖拳時,僅有意還不行,如果不帶上力,只等於是給對方拍拍灰,達不到擊技的目的。所以說在這一過程中,力是主要的,意只是給力指出一個方向。
這種方法太極拳認為並不算高明。王宗嶽《太極拳論》裏說:“斯技旁門甚多,雖勢有區別,概不外壯欺弱,慢讓快,有力打無力,手慢讓手快,皆先天自然之能。”這就是說,按照常規習武,撇開具體的招式不講,其基本原則就是通過對手腳身的力量和力度的有規律的訓練後,使出擊力增大,反映能力增強,從而達到戰勝對方的目的。而這種力大打力小,手快打手慢的擊技原則,在太極拳裏卻被認為只是對先天自然能力的運用,還處於原始階段,沒有達到文明的高度。

太極拳從相反的角度來探索擊技。它首先對常規武術的“意”進行裁剪,裁去了武術動作中原來帶有的“意”。只講“意守丹田”,把意全部集中到小腹部,不去想那一拳一腳的意義。這時的武術自然成了內家拳,從而產生了內家拳的一套規則。
再以前面所說的平沖拳為例。假如平沖拳沒有了“擊對方胸部”這一意義,做這一動作時就只是表示把手向前伸出,就喪失了打的意義。如果所有打人的動作都喪失了打人的意義,必然導致一個更高的擊技原則:“後發制人”。
這時,各種各樣、千變萬化的打人技術、招式,在太極拳裏就被一個簡單的名詞所概括:“舉手投足”。在習武的人看來多妙多有效的一招一式,在太極拳家看來,那不過就是些舉手投足而已。
既然武術招式在太極拳裏喪失攻防的意義,變成為一些舉手投足的動作,那麼這些舉手投足就不是為了去打人,而是為了去接應對方的招式,或者說去接應對方打過來的手腳。
兩個在打架,一方一招一式打過來,拳擊胸部腳踢襠,又狠又猛,意義明確,另一方也一招一式應過去,又輕又柔全無意義。這樣一比較,太極拳的特點就顯現出來。這一特點就是人們常說的“以柔克剛”。

中國的學問是實踐的學問,其基本的東西都用“功夫”二字來概括。為了實現“以柔克剛”,就必須具有柔化的功夫。因而“柔化”構成了太極拳的基本功。
“柔化”就是接應。接應是為了探聽對方的消息:此招是虛招還是實招,它的打擊目標是哪里,接下去的變招是什麼。這也就是太極拳裏的聽勁功夫。
聽勁功夫要求用自己身體各部位去接觸對方的打擊力量,即“舍已從人”,任人打來,但不是為了挨打,而是為了去探聽對方的資訊,然後再研究制服對方的方案。因此,聽勁包含兩個涵義,一是人體皮膚的敏感度,二是人的悟性。
前面說過,對於學過武術的人,一般來說,他的一招一式幹什麼用,總是心裏很明白,所以他心裏的資訊會很明顯地帶在他的招式上,很容易打探到,用武術的術語說叫“懂拳路”。最明顯的反證方法就是,當遇到不分路數的亂拳時,因為對方是下意識的亂打,拳腳上帶的資訊就不太清晰,功夫不到家的人就容易吃亂拳的虧,所謂“拳師怕亂打”。
在太極拳推手練習時遇到硬手也屬於這種情況。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能太斯文,要爭取一下之內制服對方。要知道亂拳基本上是沒有後勁的,只要心中沒有“怕”字,在一下之內制服對方是完全可能的。

為了讓自己能夠“舍已從人”而又不挨打,由此又導出太極拳的另一個原則:放鬆原則。
放鬆才能增強皮膚的敏感度,探聽出別人的資訊,也才能接得住對方的招式,消化掉對方的攻擊。假如帶上力量去應對方,那就是兩個力量相撞。這時,力大打力小的原則立刻起作用。假如對方力大,自己力小,所受到的打擊就是對方施出的打擊力和自己應出去的反作用力,兩個力量加起來的合力,勝負自然見分曉。若雙方力量差不多,拳來腳去,無甚高明之處,也無甚可論之處。
惟有對方全力打來,另一方就像一個籃球運動員,手一伸出就把一個衝力很大的籃球輕輕接住。用力的一方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打到哪里去了,自己反而失去了重心,“落到別人手裏”,好像自己打出去的力量完全打到自己身上一樣;而不用力的一方卻明明白白地知道對方的力量是怎樣出來的,也就是拳經裏所說的“人不知我,我獨知人”的境界,這才顯出高明。
這時,柔化的一方,只要輕輕順著來者力量的方向再加一點力,所謂“引進落空,四兩撥千斤”,使對方使出的千斤力變成一千零四兩而還給對方,使之在喪失重心的情況下向前跌出。

這幕場景,人們從太極拳家那裏經常看到。這就是身體放鬆後所導致的“以柔克剛”的效果。為了放鬆練習聽勁,太極拳師們創造了雙人推手的練習方法。
兩個人的手沾在一起,相互試,相互探,相互練得虛虛靈靈。這個方法從道理上講,很像中醫裏把脈的方法,三個手指輕輕放在病人的手腕動脈上,全神貫注於手指皮膚的感覺。時間久了,把病人肚裏五腑六髒的資訊全打聽出來。
王宗嶽《太極拳論》對這一階段的要求論的極為精闢,如:
“動急應急,動緩應緩”
“仰之則彌高,俯之則彌深,進之則愈長,退之則愈促”
“一羽不能加,蠅蟲不能落,人不知我,我獨知人”等。

當然,要達到這一境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。但太極拳練到這一步還只能把身體練得虛靈,獲得“以柔克剛”的效果,還不能真正做到“後發制人”。
許多練太極拳的人,在推手的練習中能放得松,也能把握對方的勁路,就認為是懂得了太極拳,不再繼續鑽研,殊不知這只算初級階段,不能算真懂太極拳。
所謂放鬆的功夫,就是把身體原有的力量給丟掉。在太極拳裏,身體的自然力量叫“僵勁”。身體放鬆一點,原來的力量就丟掉一點。身體原有的力量全都丟掉了,太極拳就成了一個豆腐架子。這豆腐架子對恢復疲勞,調節神經很有好處。但如果把太極拳理解為此,無疑把太極拳混同為一般的保健體操。要知道,練成這豆腐架子,才正是太極拳長功夫的開始。
我們前面說過,練太極拳需要意守丹田,這樣才能入靜,從而放鬆。可見在這一階段裏,所謂“意守丹田”,只是為了達到入靜放鬆的目的。其實,如果僅僅是為了入靜放鬆,不意守丹田也能做到。所以一些太極拳老師並不要求意守丹田,而只要求排除雜念,精神集中。至於集中到哪里,則各有各的說法,有的乾脆聽其所便。由此可以說,這一階段的意守丹田還只是虛的。



小儒新明二零一八年春於法蘭西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