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27日

氣沈丹田與太極剛勁/小儒三論中庸之道

太極拳練習的高級階段,在傳統叫法裏叫“懂勁”階段。王宗嶽《太極拳論》裏把太極拳劃分為三個階段,一為“著熟”,二為“懂勁”,三為“神明”。王氏所說的“著熟”,從內講,就是此文所論的“意守丹田”。本文是從意與氣的角度來論太極拳,重的是內,所以用“意守丹田”來命名其初級階段。著熟說重的是外形。
何謂“著熟”?過去太極拳架子沒有規範過,一師一個架,對於各拳式的解法,更是見仁見智,五花八門。實際上“著熟”是很難有一個客觀標準的。王氏之所以用“著熟”來命名太極拳的初級階段,我猜想主要是強調傳統上學藝的一個重要原則:尊師。
過去由於資訊條件的限制,既沒有研究資料、練功心得可讀,也無錄影帶可看。要學真功夫,就得要找到好師傅。功夫的傳遞主要靠動作,而不是靠資訊。這是中國武功在過去的歷史條件下延續的一個基本特徵。老師怎麼教,學生就怎麼做,循規蹈矩,把老師教的動作、套路都做得十分熟練。這應該就是“著熟”的過程。在這一過程中,自然也就獲得了入靜、放鬆等初級階段所需要的基本功。
“懂勁”,從學習太極拳的角度講,應該是高級階段;從練習太極拳的角度講,應該是中級階段。後面的所謂“神明”,不是學出來的,而是練中悟出來的,因此很難把它獨立為一個學習階段。“神明”既沒法教,也學不到,只能是在“懂勁”以後明理,從而越練越神,一旦運用,能隨心所欲,出神入化。

由“著熟”到“懂勁”的過程,從內講,就是由“意守丹田”到“氣沉丹田”的過程。這是太極拳中的重要轉換關節。它實現了由外到內的,由無力到有勁的轉換,從而達到了修身的目的。
如何實現由外到內的轉換呢?前面說過,太極拳的初級階段通過入靜放鬆,把身體原有的僵勁都給丟掉,身體一無所有了。這時就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東西來代替所丟掉的東西,也就是說要給身體注入一種新的力量。太極拳所找到的這種新的力量,就叫做“內勁”。

獲得力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。根據力學的原理鍛煉肌腱,身體能長出一個個表示力量的肉疙瘩,可見是很有效的;而根據儒家心學的道理用意不用力,也能使身體充滿力量,而且也是很有效的。由這種方法獲得的力量就叫內勁。內勁這東西不像肌肉疙瘩那樣表現在外面,是看不見的。要獲得內勁,就需要有點悟性,由此,可以把尋求內勁的過程叫做“懂勁”。
許多練太極拳的人對“懂勁”二字多有誤解。他們把“懂勁”簡單理解成懂別人的勁,就在推手裏去求。練習推手在太極拳中固然很重要,不練習推手就把握不住別人的勁路。但推手本身並不能產生內勁,相反,無明師指導的推手,通常只能產生硬力。也就是說“副作用”很大。
由於推手是一種對抗性練習,它可以作為一種對自己功夫的檢驗方法,但不可以作為把太極拳帶入高級階段的方法。太極拳從初級到高級的飛躍是由悟性而生。懂勁講的是懂自己的勁。這道理就像做人一樣,懂自己總是比懂別人難。所謂“懂勁”階段,是指自己的內勁產生和增強的過程。

內勁是什麼?簡單說,內勁是在入靜放鬆的條件下,周身協調運動所產生的一種人體能量。
注意,不能說一切身體的協調運動都能產生內勁。舞蹈為了舞姿的優美,也要求周身協調的動作,但它並不產生內勁。這裏的區別主要是“用意”的不同。注意,這裏所說的是指武術裏的內勁。其實芭蕾舞裏的許多動作,也是要經過長期的協調練習才能做到,一般人望塵莫及。也可能這也是內勁使然。
太極拳的內勁從哪里來,它是如何用意的?關於這個問題,說的最明白的要算武當山所傳的張三豐《太極拳論》。其論認為:
“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於腰,形於手指。由腳而腿而腰,總須完整一氣。向前退後,乃得機得勢。有不得機得勢處,身便散亂,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。上下前後左右皆然。凡此皆是意,不在外面。”
有的太極拳前輩,如顧留馨先生,對武當山所傳張三豐《太極拳論》的真偽存疑。以張三豐命名的《太極拳論》是否明代道士張三豐所著,這是個考據學問題,這裏姑且不論。但張文因為點出了以下太極拳的四個重要原則,因而不失其為太極拳經典的價值。
(一)用意不用力的原則;
(二)勢勢相承,連綿不斷的運動原則;
(三)內勁的產生原則;
(四)內勁的勁別。
欲手上有勁手上求,腿上有勁腿上求,這是力學的辦法。而內勁獲得的方法則完全相反:欲手上有勁從腿下求,一點有勁全身求。張三豐《太極拳論》道出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太極拳練習內勁的方法,具體說就是:首先放一個特定的“意”,認准從腳到腿到腰,最後到手的這一內勁運行路線,然後以這個意所包含的理去做太極拳圓弧運動練習。經過長期的練習後,內勁逐漸在體內形成,所謂“運柔成剛”。由此獲得的勁力,由於有一個把全身連貫起來的意在做指導,其特徵就是個“整”字。
內勁是一種人體內強大的能量,也叫太極剛勁。有的太極拳家說太極剛勁無堅不摧,故而稱之為“神力”。無堅不摧大概有些誇大,但當剛勁驟發時,所產生的能量的確讓人瞠目。

內勁在體內產生以後,人體力量實現了由外到內的轉換。這時,太極拳的豆腐架子就變成了外柔內剛的架子,就能夠實現“後發制人”了。
內勁在太極拳裏是通過特定的形式發放出來的。關於這些形式,張三豐《太極拳論》裏提出“堋履擠按,采冽肘靠”的八門勁別,陳式太極拳卻發展了“纏絲勁”的理論。
“堋履擠按,采冽肘靠”是八個不同拳式的名稱。這些不同的拳式之所以能夠構成太極拳的八門勁別,主要是因為通過這些拳式的練習,使人體構成一種以自己為中心,把內勁向周圍的四個正方和四個斜角發放的能力,從而形成一個八卦陣。一般的拳法,因為敵人在前,要向前出擊以制人,它的勁路基本就是一個方向,拳打腳踢向前沖,所以講究先發制人;而太極拳法的勁路不是向前出擊的勁路,而是以自己為中心,向八方發放勁路。它需要先弄清楚敵手力量的來路,才能確定自己的發勁方向。這一方法所呈現的效果,當然就是後發制人的效果。因此,只要明白了太極拳內勁發放的這一特徵,就等於掌握了八門勁別的本質。至於具體的拳式如何,則可以任其在太極拳的發展中不斷創新。
“纏絲勁”是一個很好的概念,它形象地表現了太極內勁的基本特徵,表達出太極內勁與其它內家拳內勁的區別。因為太極拳的基本運動形式為連綿不斷的圓弧運動,其內勁由腳跟向上,在圓弧中緩緩運出,所謂“運勁如抽絲”,形成一個上升的螺旋形式,所以太極勁就是“纏絲勁”,並不獨是陳家拳所專有。這種內勁在驟間發放出來時,就像龍捲風拔地而起,具有拉枯摧朽,勢不可擋之勢。故稱“一動一太極”。
今天講“纏絲勁”的,大概為了教學上的方便,許多拳師把其解釋為手臂的內旋與外旋。其實,“纏絲勁”是內勁,在內不在外。外形的旋轉是不會產生內勁的。內勁是用意貫注,由內而生。

僅僅明白內勁產生的機制,這還不夠,還必須研究內勁產生的氣機氣理,練拳才能得理,由此才能階及“神明”。
關於太極剛勁在人體內產生的氣機,在王宗嶽《太極拳論》裏被概括為兩大基本要領:“虛領頂勁,氣沉丹田。”
我們先來看看“氣沉丹田”。
在內勁從腳到腿到腰,最後到手的這一運行路線中,腰是全身的關鍵。在腰間帶上意與氣後,也就成了我們所說的“氣沉丹田”。太極拳練習要經過“意守丹田”階段的鍛煉,由於長期把意念放在丹田,經過一段時間後,體內的氣開始向身體的下腹部集中,習拳者有了氣感,這時“意守丹田”就成了“氣沉丹田”。
在一些介紹太極拳的書裏,經常把“意守丹田”與“氣沉丹田”這兩個概念混在一起,運用在同一個意義上。嚴格地說,這兩個概念是不應該混的,儘管二者之間關係十分密切。“意守丹田”重的是意,“氣沉丹田”重的是氣。意和氣並不是一回事。“氣沉丹田”是長期“意守丹田”的結果。只有把這一因果關係弄清楚了,才能明白用“意”與用“氣”的區別。

太極拳的柔化剛發都是通過“氣沉丹田”而來的,因此氣沉丹田是內勁產生的關鍵。
為什麼氣一沉丹田,就能產生神奇的效果?因為氣沉丹田後就形成中氣。人的身體以腰為中界,把氣集中到人體中央下腹部,自然形成中氣。在“意守丹田”一文裏,小儒已經介紹過,人體的小腹部,對於女人來說,是生小孩的地方,對於男人來說則是產生能量的地方。所以,氣沉丹田以後,中氣就會越來越充實。

中氣在人體內的形成,的確是太極拳比一般武術的高明之處。太極拳把氣集中到人體中部,從外形上講,使太極拳獲得了不偏不倚、無過無不及,穩若泰山的特徵;從內體講,使人體內產生了令人瞠目的太極剛勁。
中氣對於太極拳的重要性,陳式太極拳理論家陳鑫有很深刻的認識,他說:
不滯不息,不乖不離,不偏不倚,即是中氣。”
“打拳中氣所往,人孰能禁!”
“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,而一以中氣禦之,不失大中至正之道。”
“拳以中氣運行,人乃心服,斯即化成天下。”
這麼重要的事,最早究竟是誰發明的呢?那就是孔子。是他最早明確提出了“極高明而道中庸”命題。中氣是一種極高明的東西,歷代的太極拳家都證明孔子的正確性。對“中”的認識是孔子對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,它的重要性不僅僅表現在太極拳裏,只是本文著重於探討人體內內勁形成的氣機氣理,“中”在其他方面的重要性小儒就放到其他文章裏再講。

現在一些拳師及太極拳書籍對“氣沉丹田”的解釋,由於沒有把太極拳的氣機氣理弄清楚,經常把氣沉丹田解釋為腹式呼吸。腹式呼吸指的是小腹部隨呼吸節奏的一開一合,重的是外形,並不包含“中正”的意義。如果把“氣沉丹田”解釋為腹式呼吸,讓學者克意去求小腹的開合,氣並不一定真能沉到丹田,卻容易使學人不懂或忘卻中正之道。
太極拳由外向內的轉換,是練習太極拳十分重要的關節。在意守丹田階段,身法很重要,要求在每一個拳式裏分開合虛實,到了氣沉丹田階段,身法就不那麼重要了,所謂“渾然無跡,妙手空空。”這時的開合虛實都是意,在內不在外。一次發勁,就是一次丹田的開合,所以陳鑫說:
“周身之勁往外發者,皆發於丹田,向裏收者,皆收於丹田。”
至於外形,包括呼吸在內,應聽其自然去配合意,以意導形,最後達到形意的統一。

我們再來看看“虛領頂勁”。
虛領頂勁這句話很有意思,所謂“虛”,指的是用意而不是用力,具體說就是通過頭部向上頂的意念,把內勁從腳跟向上領。這樣才能完成由腳到腰到手的內勁發生過程。
通過氣沉丹田而形成中氣,通過虛領頂勁把中氣轉換成內勁。這就是太極拳內部的氣機氣理。事情看起來很簡單吧!不過那是技術活!
這時的中氣,經過頂勁一領,就形成了體內的正氣。對此陳鑫說:
“頂勁者,是中氣上沖於頭頂者也。”
“頂勁中氣是股正氣,心中意思領起即行到頭頂上,中氣自然領起來,非有物以提之,是意思如此。”
讀到此的讀者應該明白了,原來人們常掛在嘴邊的“正氣”,從技術上講是這麼來的。正氣可不是話語,而是功夫。

人體內的正氣就是孟子所講的“浩然之氣”,它一出現,人體就有了至大至剛的能量。所以陳鑫又說:
“得其中正即為中氣,養之即為浩然之氣。”
“以心中浩然之氣,運於全體,雖有時形體斜倚,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氣以宰之。”
太極拳轉來轉去,柔化剛發,說到底,靠的就是一股正氣。正因為如此,小儒在此文開頭,把修煉太極拳的基本目的歸納為培養體內正氣。



小儒新明二零一八年春於法蘭西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